李伯安回营陵城的时候,已经是三天以后了。
说实在的,李青岩的办事效率还是很不错的,起码没有让李伯安在郯县傻等。等到的结果相对李伯安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,但是吴士庸和吴家人能不能接受的了,他也就管不了啦!
前往宣布处理结果的内官是随同李伯安一起回到了营陵城。
并没有通知孙良生等人接待,直接选择住在了驿站,并且直接招见了吴士庸等人,也是宣示了国主依旧对吴士庸等北海郡官府的人的支持。
但是,即使国主依旧对北海郡官府进行支持,仍然改变不了吴士庸和吴家对此次事件所付出的代价,从吴士庸离开驿站时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就可看出一二。
…………
“爹,我们发财了啊!哈哈!”
孙劲骑在马上,看着旁边的孙良生惊喜的叫道。
脸上洋溢着的笑容,也很好的表明了他现在的心情。
“什么叫我们发财了,这是陛下对我们边军所有人在过去一年受到憋屈的补偿。呵呵!”
“是!”
“孩儿说错了,是陛下对我们边军的补偿,也是陛下对我们全军这两年来刻苦训练的嘉奖!对吧?哈哈!”
“孺子可教也!”
孙劲为什么这样高兴呢?
这还要从昨天的所宣布的旨意说起。
旨意上说:
孙良生组建训练新军辛苦有功,特此嘉奖千两白银,望再接再厉,训练边军保境安民!
一直被拖欠军禄的将士们受委屈了,严令北海郡官府立即足额拨付所欠军饷,还给孙良生等全体官兵。并且每人多补偿两个月的饷银,一次性拨付给孙良生。
孙良生所奏请的新军数量增加到一万,已于批准,可在之后时间酌情招募训练。
至于孙良生所奏请申报的铠甲和武器。铠甲因所需较多,可先行拨付三千套,所缺额度之后慢慢补齐。至于武器方面,武库之中战刀数量不足,又因北海郡边军以关塞防守为主,特批五千张强弓及所配箭镞十二万支,两千杆长枪和一千把战刀。可由其择时安排运回。
北海郡郡丞玩忽职守,刻意克扣边军军饷,虽有隐情,却不足以敕。对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,予以严加惩处。
经所查,吴家李家在北海郡各持有上好良田约三万亩,因其耕农严重不足,致使大多田地依旧常年撂荒。
现罚没吴家良田两万亩,李家良田一万亩,统筹一处统一划拨给北境边军所有,所得税赋用以表彰其全体官兵守境安民之功。
吴士庸依旧留任北海郡郡丞一职,罚奉一年,以观后效,以儆效尤。
其余北海郡郡丞所属官员,罚奉半年,以儆效尤!
孙劲想起宣读旨意时,吴士庸摇摇欲坠,如丧考批的脸色,孙劲就想放声大笑一场。
当然了,其他被罚的官员和李家人也是脸色犹如死灰,如同死了亲爹一样难看。
孙劲他们是在送别宣旨的内官之后,回程的路上,特意顺路勘查一下新近分发奖赏给他们的田地的。
“劲儿,我考考你一些问题,你斟酌一下看看怎么回答。回答的好的话,有奖励的哦!”
看着这无边的肥沃土地,孙良生突然来了兴致,对着孙劲说道。
虽然不知道孙良生具体是什么用意,但是听说有奖励,孙劲还是兴致盎然了起来。
“我准备好了,父亲请问!”
“现在国主突然奖励给咱们这些田地,我们应该要如何处置为好?”
孙劲一愣,随即不假思索的就答了上来。
“当然是让我们的兄弟们前来耕种啊,这有什么好考虑的?”
孙良生好笑的看了一看孙劲那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,不由微微摇了摇头。
“是吗?那么,怎么又能保证他们的训练呢?他们可是军士,守土卫疆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吧?”
“呃!”
…………
孙劲一脸的呆滞,一下子愣在了马背之上。
他一开始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只是依照本能反应就随意说了出来。
看来这样不行啊。
看似这里是边军的田地,由边军们来进行耕种,似乎没有任何毛病。
但是,他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,边军是军人,不适合耕种田地,这样会影响训练。
另外,这里处于营陵城南,距离聚兵关要塞有六十里左右的路程,如果北境有个什么突发情况,一定会反应不及,到时反而就会酿成大祸。
既然士兵不能驻守此地耕田种地,那他们的家人们也不一定会来这里,毕竟每家在聚兵关附近都有六亩的军田,基本上都能养活自己家人,所以他们也大多不会选择此地。
这样看来就只能把这些田地租廪出去。
那么,租给谁呢?地租又要多少呢?
孙劲一脸严肃的看向孙良生,见父亲还是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,一点都没有催促的意思,孙劲这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。
于是,孙劲恭恭敬敬的对着孙良生行了一礼。
“谢父亲教诲,孩儿明白了!”
孙良生依旧一脸的微笑,面对孙劲的行礼道谢,也是一脸的波澜不惊。
“哦?”
“说说你都明白什么了?”
两人旁边的李秀章孙柳等人也是一脸期待的看了过来,等待着孙劲的回答。
孙劲一丝不苟的对着孙良生抱拳道:
“父亲告诫我的是,遇事不可想当然的随意乱下决定,有时你脑海之中一下就浮现出来的答案,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最好的答案。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尽可能的全方面进行考虑,这样才能避免相对的损失,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跌宕劫生请大家收藏:(www.luding333.com)跌宕劫生鹿鼎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