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陈远开始加工用于让墓园变成人体堆肥场的设备。
主要包括一些简单的温湿度传感器,加热设备和用于翻土的机械臂。
温湿度传感器的精度不用太高,理论上35-55摄氏度都可以促进蛆虫、微生物等分解者活动。
而且在分解过程中,也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。
湿度传感器也是同样的道理,只有当湿度明显低于适宜范围才会发出声响,然后打开通风口。
外部湿润的空气会自行涌入。
至于加热设备,也很容易制造,总之就是利用电阻圈加热,然后在外面套上一层碳纤维散热板。
用于翻土的机械臂原理上也不难,这并非是工业上的机械臂,所以只需要一个旋转关节,适当的力臂设计即可。
当然,发动一次会很耗电--陈远倒是想让人力来做,不过长远来看人力效率很低。
他觉得自己选择的技术方向,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集体的发展方向。
他在这里选择用人力翻土,那就需要额外给所有墓园增添人力,也会将人群的工作意愿转向出卖劳动力。
然而这些劳动力如果用在其他工程建设上,效果和性价比会更高。
如果可以的话,尽量选用机械动力,这也许多少能让人们开始学习一些技术上的东西。
也省去日后升级设施,导致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摩擦性冲突。
因为这次加工也是为了给聚居地的人们做示范,所以陈远做得很慢,而且有意留下一些书面记录。
言传身教,再留下一些简单易懂的操作指南。
随着知识基础和认知层次的上升,就能逐步提高技术人才的占比,从而达到未来升级产业的意图。
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陈远的错觉,他感觉人们的智力水平比他想象得也要好很多。
忙碌了又是整整一天,陈远才指挥着人们把东西安装到了墓园四周。
随着电力通入,墓园的温度也开始缓缓上升。
这一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完成了。
【墓园-人体堆肥场两用设施完成建设】
【设计描述:可容纳6具尸体的小型墓园,在刻意的环境控制下,提高了有机物分解速度
可以将有机质填充物转化为可耕作的土壤。】
【评价:合理的废物利用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】
【使用者的设计和手工能力得到提高,工程学经验 100】
【工程学:Lv0(1730/5000)】
【使用者对微生物和食腐生物培育的理解加深,生物学经验 200】
【生物学:Lv0(300/5000)】
幽幽的灯光亮起,用金属板修饰过的墙壁让用于摆放墓园的房间显得没那么阴森了。
更有一种...试验区的感觉。
关上大门,陈远拍了拍手,在门外是一群崇拜目光的人们。
“陈工,这又是在做什么?能解释解释吗?又是机械臂,又是电路的。”
陈远顿了顿,他知道现在是公开人体堆肥的最合适时机。
“是这样的,我用了一些科学手段和设备--你们都看到了那些设备,甚至你们也知道它们是怎么运转的。
现在墓园会加速人体分解,这样一来,大概两个月尸体就会分解为白骨。
然后身体的养分会促进有机质变化为土壤。”
土壤这个词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,而且第一时间就容易想起种田。
“什么意思?我们要在上面种东西吗?”
“长期也许会,但短期来看,这一举动主要是省下地盘。”
有女人有些排斥地说到:“那埋过人的土地也能种吃的吗?会不会...”
“所以说,需要进行严谨的观察,客观的实验,理论上,大地上到处都死过生物,最后都会归于尘土。
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抵触--如果是我去世了,我也愿意以这种方式回到自然。
最后,其实土壤也不一定用来种吃的,可以种一些其他经济型的作物。”
这件事两个角度看有不同的结论。
有人会觉得冒犯死者,死了都要榨干。
也有的觉得,这就是正常的自然循环,还能造福活人。
陈远要做的就是让人们往第二个方向想。
“这样吗...那好吧,我们听你的。”
疑问很快得到解答,陈远心中暗自舒了一口气。
现在,这件事算是完美解决了,以后就按这个流程进行。
“...然后,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守墓人--这个守墓人需要懂一些...堆肥常识。”
......
符合条件的人还挺多的。
堆肥在农村里很常见,这里就有很多农村人。
不过愿意和尸体打交道的不多,所以也没出现过分争抢的情况。
总之最后选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,相当符合陈远脑袋里那种守墓人的形象。
当然,这小伙子人还是挺开朗的,人也很老实,就是觉得自己该找点事做就主动上门应聘了。
搞定墓园的事情,陈远把注意力放到了聚居点的改善上。
初步观察了一下聚居点,这地方的情况比陈远想得要好得多。
用于承压的地基、房屋的承重柱、窗户、线路等等情况都非常乐观。
这就是谨慎选址带来的好处了,若是不巧选了一个即将坍塌的街道,这会儿这些人怕是都得困死在这地方。
但尽管如此,要想安全度过难关,还是要进行许多加固工作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全球灾变:我暗中推动科技革命请大家收藏:(www.luding333.com)全球灾变:我暗中推动科技革命鹿鼎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